北京高校诗社:“抱团取暖”下的理想与浪漫 社会新闻来源:北京青年报 2018年11月05日 10:45 扫一扫 手机阅读 我要分享 原标题: 朱贝骨诗社合影 朱贝骨诗社获北京诗歌节“最佳高校诗刊奖” 诗刊 诗刊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现代诗歌的黄金时代,《神女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等经典名篇层出不穷,舒婷、北岛、海子、顾城等优秀诗人纷纷涌现,因此在那时的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中,通过写诗的方式来言志、抒情是一种时尚潮流,“诗人”在大家心目中更是一个崇高的称号。各大高校基本都创立有自己的诗歌社团,学子们对此也都报以极大的热情。据说这些诗社每每举办活动时,都能吸引成百上千人参与其中。 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和社会的演变,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娱乐的方式越来越丰富,诗歌也由此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现在的大学生们成长于网络时代,早已习惯了网上追剧、电子阅读,亲友恋人间传情达意有朋友圈、微视频等更直接、更快捷的途径。在这么一个令人目不暇接、凡事以效率为先的世界中,年轻一代里还会有人喜欢读诗和写诗吗?答案是:有的! 不久前举办的第四届北京诗歌节上,大学生校园诗人群体就成为绝对主角,来自十余所高校诗社的学子们和芒克、树才等老一代诗人同席对话,以他们充满青春朝气的作品和创作理念,让大家看到了诗歌传承不衰的魅力和希望。中央民族大学朱贝骨诗社夺得了本届诗歌节特设的“最佳高校诗刊奖”。“朱贝骨”是藏语音译,意为“永生”。正如这个名字一样,诗歌或许正在远离我们的视线,但却从不会缺席。 不满“学生腔调”“愤青话语” 朱贝骨诗社于2004年9月创立于中央民族大学藏学院,不久后《朱贝骨诗刊》创刊。当时的发刊词里写道:“真诚的诗歌语言,以及其所彰明的思维向度与生存姿态,正是对人云亦云的强力拒绝。优秀的诗歌作品具备直面并整合现实复杂性的品质,并能敏于发现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秘密’与‘神奇’,传达诗人对世界的独特认知。秉持上述的诗歌观,我们,几个高校诗人,朱贝骨诗社同仁,决意创办《朱贝骨诗刊》。不满于‘学生腔调’或‘愤青话语’,面对现实生活的高速与琐碎,坚持耐心的体会与表达,理应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而对于无病呻吟或空泛赞颂一类的伪诗,我们则力求规避,与之保持清晰的距离。” 起初的《朱贝骨诗刊》设定为双月刊,每刊50页,选取诗作大概20首,稿件来源主要为约稿所得,约稿对象是校园诗人和部分青年写作者,在征稿函中特别注明了“无稿酬”。诗刊分为“诗家园”“诗河畔”“诗漂流”“诗面孔”等栏目,除诗社成员作品及各高校和中央民族大学其他优秀稿件之外,还会选发部分少数民族语言和外语的翻译、原创诗歌,以及个人诗歌创作谈和诗歌评论等。这些设计看起来很是像模像样,就一份校园刊物而言可以说非常不错了,和正规的文学杂志相比也不差多少。但事实上,由于那时诗歌已经步入衰落期,这样的理想规模和状态并未持续多久。 当北京青年报记者问起诗刊现在的情况时,现任诗社社长周子晗惋惜地说:“怎么可能还有双月刊,早就变成双年刊啦,这次诗歌节上获奖的《朱贝骨诗刊·柒》还是2016年出的。”甚至现在连双年刊都不一定能保证,周子晗说原打算今年推出的新一期诗刊还未进入付印阶段,看情形要拖到明年才能出来了。至于原因,他介绍,负责诗刊编辑工作的人本来就少,只有他和一两名诗社骨干,大家平时还要忙于学业和诗社日常事务,做诗刊只能见缝插针地抽时间。另外资金也是个问题,诗社平时活动的资金就都是靠向师生们众筹得来,出诗刊的费用还需专门再去筹集。 抱团取暖 不过周子晗从未对此感到过沮丧,相反他对诗社近些年的发展觉得还比较满意。上个月诗社刚刚完成了今年的社团招新,报名参加的新生有四五十人。据周子晗讲,他进入诗社的两年多来,基本每年招新的人数都保持在这个数目左右,和其他社团相比并不算太少。诗社每周五晚定期举办读诗会,选取一两首经典诗篇或是学生们自己的作品,让大家品读过后各抒己见,从创作技巧、立意等方面展开探讨。“不管新成员还是老成员,看到大家每次都准时来参加,态度也都很认真、很有热情,我还是挺感动的。” 对于北京高校诗社和诗刊的整体状况,周子晗持乐观态度。他说就自己的了解,北京各大高校现在大部分还都保留有和诗歌相关的社团,比如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石油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而且这些诗社互相之间都有联系,很团结,经常会通过微信群等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像我们正在做的这期诗刊,就是用微信向外校征稿的,诗友们也都乐于捧场,发给我们的都是这一两年来他们积累下的自己认为最好的作品。” 另据北青报记者了解,这些高校诗社大多也都有自己的诗刊或是侧重于诗歌类的文学刊物,比如去年的第三届北京诗歌节上,就有19所高校诗社带来了其编辑、出版的13种诗歌刊物,其中有的已经坚守多年,如今仍在焕发生机,最具代表性的包括中国石油大学海燕文学社的《海燕诗集》、北京大学五四文学社的《未名湖》等。与海燕文学社同时诞生于1954年的《海燕诗集》自1992年起经历过两度停刊,2016年正式复刊后每年会出春季、秋季两期,去年9月的秋季刊印数达500册。时任文学社社长吴建邦说:“这是我们石油大学的原生态刊物,很多校友都想把它珍藏起来。”创办于1956年的五四文学社在1979年推出社刊《未名湖》,后来也遭遇停刊,2005年得以复刊,此后除偶有间断外,基本做到了每年一期。该刊物简介上自豪地宣称:“《未名湖》汇集了北大最优秀的诗歌写作者。” 反抗晦涩人生的生存方式 已从北京外国语大学毕业30年的诗人树才当年便是通过校园诗社活动爱上了诗歌,回首往昔,他有着无限感慨,“大学校园一直是诗歌的萌发之地,回想起我上大学的时候,虽然已经过了几十年,似乎还能感受到那种理想主义精神的激烈撞击。思想活跃、感触敏锐的大学生们组织起一个个诗歌社团,创办了各种诗报诗刊,举办朗诵会、研讨会等各式各样的诗歌活动及出版编辑诗集诗选,正是他们以不可忽视的力量推动着新诗潮的发展和流变。大学生诗人在那场诗歌大潮中也是人才频出,当下诗坛的中流砥柱譬如西川、海子等等,无一不是当时大学校园诗歌的产物。” 在本届诗歌节上,也有不少校园诗人表示,诗歌、诗社和诗刊在今天的大学校园内尽管日趋边缘化,却依然是一道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人文风景。刚从中央民族大学当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的马小贵是朱贝骨诗社的老成员,已经在《朱贝骨诗刊》上发表了十几首作品。在马小贵看来,这本诗刊就像纪念册一样,记录下他最宝贵的青春记忆,“校园生活和成长过程中的各种忧郁、痛苦、快乐,我主要都是用诗歌来抒发和表达的,写诗的时候我就像是面对整个世界在唱歌、讲话。” 正在读大三的周子晗和马小贵一样学的是文学专业,他说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是想致力于文学的学术研究方面,对诗歌的热衷可以算作一种学习和研究的需要,但诗歌对他乃至其他诗社同学们的意义远远不止于此。“诗歌的特质在于它能够生动、凝练地反映现实生活,又能寄托丰富的情感、情怀和思想,这些都易于和每个人自己的经验、想象相连通,尤其是思维活跃、富于激情的年轻人,很容易被它所打动。我们诗社的作品很多都是对自己真实生活和心态的写照,大家觉得写诗这种方式又直接又畅快。再说诗歌的语言又那么美,节奏鲜明,还有着音乐一样的韵律,读诗、写诗都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因此周子晗说他和历届诗社的学哥、学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不管有多少困难,都要坚持把诗社和诗刊办下去,“既然诗歌已经没办法再成为社会主流,那我们就更要为热爱诗歌的人们多创造一些交流的空间,留住这一方净土。”就如同朱贝骨诗社的创办者在创社伊始便发出的郑重宣言:“我们相信,诗,不止于一种表达,同时也代表着反抗滞涩人生的生存方式;我们也相信,当代诗人不会缺席于当代生活。” 文/本报记者 崔巍 大学生诗歌节选 品园秘密传说(节选) 李海鹏 身后,教学楼如巨帆鼓动。 他们终于踱下楼梯,像几个水手 享受着在冰山之间移位的快乐。 不远处,一辆自行车一闪而过。 多美啊!一头失群的小海豚 跃过船舷片刻,又倏忽隐入海水。 一团黑暗里,它独自找着什么呢—— 是初夏的弦月,还是八十年代痛失之鳍? 浑河的三个瞬间(节选) 王辰龙 正月第六天,近岸的水底仍曝露, 像田野 在晚冬备孕,黑旧着,满是机械履带的碾痕 孩子越过冻紧的沟壑,河心不再险恶, 他 懒散随后,仿佛过劳的轮胎, 哈出二手烟霞 与下午的家宴酒, 并腾手拍下寒假、童年 与林间那黄色挖掘机。 新工程是沿河铺展的 木板路, 目光也绕满刨花的气味, 看古树 如电厂遗址的高炉,兀立于河岛。 他们踩上 冰面,鞋底残雪的闷响, 被孩子听成水下 巨怪的低喘: 它停止南风季的饕餮, 正猫冬 半梦半醒地吐出计划经济的鱼骨。 归来者 又将骑起白色的带鱼速速入关, 去乞活乞爱 乞太平; 而南岸,“外滩叁号”“新加坡城” 已准备点灯,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