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教育家精神領悟教師的三重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欧博繼提出“四有”好老師、“四個引路人”“大先生”后,又提出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弘揚教育家精神,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作為教育工作者,應當自覺領悟教師的崇高使命,從理想、德行、態度、智識、情感、境界六個維度修煉己身,弘揚教育家精神,成長為高素質專業化教師。 成就自我:躬耕教育,行為世范 對於教師,人們往往習慣強調其助力學生實現人格理想的一面,而忽略他們追求自我實現的一面。實際上,教師培育英才成就的大小通常與其追求自我實現的志向態度呈正相關。真正好的教師,總是自覺地抱定教育理想,通過長期勤學篤行、求是創新的教育實踐,努力實現自我價值。他們將躬耕教育作為人生志向,為之付出全部的熱情與努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指出,“我們常說干一行愛一行,做老師就要熱愛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崗位僅僅作為一個養家糊口的職業。”正如朱自清所說,“教育者須對於教育有信仰心,如宗教徒對於他的上帝一樣。教育者須能犧牲自己,欧博娱乐任勞任怨。”將躬耕教育、教化民眾作為自己的人生志趣和責任使命,願意為之付出全部的忠誠與熱愛,是教育家們共同的人格特質與精神內核。他們不屑於將教育作為自己謀生或謀取名利的工具,而是將教育視為自己生命的價值所系。因此,盡管教育之路需要篳路藍縷、殫精竭慮,有時甚至需要付出生命的代價,但他們仍能矢志不渝,毫不動搖。蔡元培先生就自述“元培固不畏禍,亦不怕死”“志以教育,挽彼淪胥。眾難群疑,獨立不懼”。陶行知先生得知自己被敵人列為黑名單上的第三名后,在給師生的信中說:“如果消息屬實,我會很快結束我的生命”“我等著第三槍!”這種以教育為志業,為實現教育理想不屈服、不放棄、不苟且的強健人格,筑成教育家們質直渾厚的生命底色和堅不可摧的精神風骨。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自我的實現往往與理想人格的追求合一。從“聖人”“君子”“豪杰”到“新民”“英雄”“先驅者”,盡管時代不同,追求的理想人格不同,但道德都是理想人格的基點,正如《大學》中所言“皆以修身為本”。正因為此,欧博allbet教育者歷來將德育作為育人之首。教育者無不知“上所施,下所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的道理,因此,教育者自身更是注重砥礪德行,以“師者,人之模范也”自明、自省,自覺做到“言為士則,行為世范”。蔡元培先生執掌北大期間發起“進德會”,希望通過錘煉個人道德品質,樹立新的社會風尚,改變社會風氣。他自己一生清廉正直,身無長物,就連去世入殮時衣衾棺木的費用都是友人籌集,所欠醫藥費用也是夫人典當衣物支付。毛澤東同志為其所題的“學界泰斗,人世楷模”可以說是對蔡先生人格魅力的最好概括。陶行知先生堅守“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人生信念,立志“要為中國作出一些貢獻來”,努力探索實踐平民教育、鄉村教育、勞苦大眾教育,雖積勞成疾、終年僅55歲,欧博百家乐但無愧為我國近現代教育史上“偉大的人民教育家”。 成就他人:樂教愛生,智慧育人 孟子曾說“使先知覺后知,使先覺覺后覺也。”舊時教師之所以被尊稱為“先生”,就是因為他們是以“先知”教導“后知”、以“先覺”啟發“后覺”的人,而欲“覺人”,必先“愛人”“知人”,正所謂:“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所以,仁愛之心和育人之智歷來是為人師者從事教育的兩大基本要素。教師承載的是傳播知識、傳播思想、傳播真理,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時代重任,好老師必須有樂教愛生、甘於奉獻的仁愛之心和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 仁愛與智慧是相輔相成的。沒有仁愛的教育沒有靈魂,沒有智慧的教育沒有根基。好老師總是集“仁愛”與“智慧”於一身,既是“經師”又是“人師”。人民教育家於漪先生說,“我的學生不一定是最優秀的,但他們都是家庭的寶貝、國家的寶貝,我當教師,要把他們當寶貝一樣來教育。”從教七十年,她始終深深懷有對學生的愛,創造了一個又一個育人“奇跡”。她堅持“一輩子做老師,一輩子學做老師”,推動教育思想和教學實踐同步創新,撰寫數百萬字教育著述,先后培養了數代教學專家和能手以及各行各業的人才。 成就世界:心有大我,弘道天下 我們每個人都是有限的生命存在,但中國的知識分子向來有自我超越的傳統,總是將個人的有限存在放置於家國天下的“大我”中去尋求安身立命之處。先秦典籍《大學》就提出:“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彼此聯系又依次拓展,成為古代士人的自覺追求,說明人格理想的實現並不局限於自我德性的修養和潛能的發展,而應延展於自我之外的社會領域。北宋張載流傳千古的名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從道德、經濟、文化、政治四個方面展現了士人高遠的理想情懷和堅定的使命擔當。明末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激勵后世多少仁人志士為國家、民族而努力奮斗。正所謂,“千古英雄豪杰,經世宰物莫有外焉。”這說明我們的理想追求既不限於自我內在的心性修養,同時注重經世濟民的現實力量,也不限於自我個體的價值實現,而旨在廣闊的世界變革。 每個個體都與他人、他物共存於世界之中,如何看待自我在群體乃至世界中的位置和意義,就會呈現出相應的人生境界。馮友蘭先生據此將人生境界分為四等:為人行事出於本能或習俗的“自然境界”、動機為己的“功利境界”、為公義不為私利的“道德境界”、視天下如一家的“天地境界”。教育就是幫助人超越“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達至“道德境界”,趨向“天地境界”。 在我國教育史上,“心有大我、至誠報國”“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教育者宛如明星璀璨,指引我們一路向前。先秦時期的孔子,面對當時“禮崩樂壞”、諸國征伐頻繁導致民不聊生的世界,“顛簸流離,游說列國,惶惶如喪家之犬”,但仍堅守“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他打破“學在官府”的局面,聚徒講學,且“學不厭,教不倦”,培養“三千弟子、七十二賢人”。他的思想與教育成就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文化傳統,被后世譽為“至聖先師”。延安大學首任校長、中國人民大學創始人吳玉章年輕時明志“不辭艱險出夔門,救國圖強一片心”,要“做點有益於人有益於國的事情”。他組建成立華法教育會,在北京重建留法儉學預備學校,告誡學生:“現在科學進步一日千裡,我們不從速猛進,則無以自立於世界。”他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撰寫《中國歷史教程》《中國歷史大綱》等著作,推行漢字簡化和漢語拼音方案,以掃除文盲、普及教育,為新中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建設培育了大批骨干,鄧小平同志評價其為“我國杰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教育家、歷史學家、語言文字學家”。 對於教師而言,成就自我、成就他人與成就世界這三重使命並非彼此獨立而是互相關聯的有機整體。成就自我的問題本質上是人生的意義問題,具體展開為:人按自己的目的和理想,通過社會實踐認識自我與改造自我、認識世界與變革世界。教師的自我成就,就是根據自己的教育理想,通過教育實踐,幫助他人發展能力,完成人格塑造,於人類文化上盡一分子的責任,助力實現理想社會,增進人民福祉。教師之所以被稱為“神聖的、高尚的職業”,也正因為教師不僅是在自身勤學篤行的學問、道德中實現自我,更是在成就他人與世界的過程中成就自我。我國教育傳統中“修己以安人”“贊天地之化育”“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均反映了這一點。 當然,闡明教師崇高的理想情懷和使命追求,並不是指教師應當成賢成聖。實際上,即使被后世一度神聖化的孔子,其本人也從不以聖人自許:“若聖與仁,則吾豈敢!”近現代以來,教育者更是賦予人格理想新的時代內涵,將群體認同與個性發展、責任意識與權利觀念、德性修養與科學創造作為人格理想的重要內容。他們是“大眾中的人”“做著大眾的事業”,並且將馬克思的“自由個性”“人類解放”融入教育,在教育實踐中探索“人的全面自由發展”。 (责任编辑:) |